民国奉化教育史料精编
发布时间:2022-07-12 来源:区档案馆
奉化自古以来就有“教劝农桑”、“耕读传家”的传统,唐开元二十六年建县时,因乡邑民风淳朴、奉承王化而取名为“奉化”。历朝以来,民间社学、私塾乃至县学、书院及学塾蓬勃发展、学者名流辈出,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民国奉化教育史料精编》从馆藏的数千卷民国档案资料中选择了数百篇有关涉及教育方面的历史文献,将其转换成电子文档。全书分训令、指令、公告,函件、证明书、书信,教育机关统揽以及武岭学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县立中学等部分重点学校的资料。内容丰富详实,图文并茂,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民国时期的奉化教育规模与状况。在编纂过程中,我们以时间先后为序,尽量保持原有的样式与风貌,立求史料的原始性与完整性,同时为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将繁体字都转换成了简体字。该书对于研究民国时期奉化的县域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主要章节内容:第一章 教育厅训令、指令、公告;第二章 县政府训令、指令、电文;第三章 函件、证明书、书信;第四章 1937年奉化教育机关一览表;第五章 1939年8月奉化县第四届小教集训;第六章 1947年奉化县扫除文盲实施办法;第七章 武岭学校;第八章 奉化县立简易师范学校;第九章 奉化县立中学。
民国时期奉化教育概况: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宁波被迫开埠,西方现代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也涌了进来,单一封建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1901年锦溪书院改为龙津学堂,引入外语、历史、地理等课程;1903年底周宏逵等发起创办作新女学堂,成为奉化第一所女学堂;1906年县设劝学所,推广乡村教育,并开设了师范讲习所,培训师资。至1909年,奉化拥有中学学堂2所,教师12人,学生68人;小学堂76所,教师168人,学生2714人;另有简易识字学塾4所。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奉化教育行政事务由教育科掌管,各学堂也奉令改为学校。次年,推行壬寅、癸丑学制,规定教育为7年,其中初小为4年、高小为3年;中学教育4年,小学之前有蒙养院3年。在“五四”运动思潮影响下,奉化中小学加强了自然科学教育和职业教育,次年实现初等小学男女同校。1922年,推行壬戌新学制,规定入学年龄为6岁,小学为6年,其中初小4年为义务教育;中学6年,高中、初中各3年,此制度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至1929年,奉化全境有小学210所,学生达1239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47.85%。同时,职业教育和民众教育也发展迅速。
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当时的国情影响,1938年,推行国民教育制度和战时流动教育大纲,实施儿童教育与失学民众补习教育并举,规定每保(或几保)设保国民学校,确定全县15所乡(镇)中心国民学校为示范学校,溪口、萧王庙还办起战时流动学校,竺梅先、徐静华夫妇在后琅泰清寺办起国际灾童教养院,开设小学、初中课程,免费教养流浪儿童600余名。1940年,全境有中心国民学校18所,保国民学校101所,教职员291人,小学生7981人。1941年4月,奉化县城沦陷后,大批校舍被日军侵占破坏,许多学校被迫停课,县立初中也转移到敌后的柏坑、宁海北乡里岙等地继续教育。为抵制奴化教育,县政府在日伪统治薄弱地区设立19所保国民学校,受到省政府的表彰。抗战胜利后,教育事业一度得以复苏,但不久,内战全面爆发,物价飞涨,失学增多,教育事业进一步萎缩。到1949年春,奉化全县仅有小学299所,在校学生18869人;中学3所,在校生1347人。
民国时期奉化普通教育:
1、幼儿教育
奉化的幼儿教育事业由来已久。民国9年(公元1920年),开办县立培本蒙养园。1930年,私立武岭学校开设幼稚班,次年改为幼稚园。同年,萧王庙镇私立奉北小学附设幼稚园。当时,奉化拥有幼稚园3所,占全省园数的8%。县辖各幼稚园设有音乐、故事、儿歌、游戏、劳作等课程,并设有玩具和小型活动设施。1935年,奉化入园儿童已达157人,教养员6人。1940年,日军飞机轰炸县城、溪口,幼稚园相继停办。1945年后,幼儿教育逐步恢复。翌年,学校附设幼稚班91个班次,入园幼儿共计2043人。到1948年,全县幼稚园减少到4所。
培本幼稚园 1920年,县立培本蒙养园成立(位于今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南幢教学楼的位置)。1922年,园址稍微北移。每年投入经费400元银元,共有13名儿童入园。次年改名为县立培本模范蒙养园。1924年,改名为县立培本幼稚园,凌景堂任首任园长。1930年,建西式园舍1幢,经费增加到700元银元,开设两个幼儿班,在园幼儿40人。1932年,幼儿园附设幼稚师范科,招完全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女生22人,修学2年。1934年,园所增加至3幢,占地达
2、小学教育
1912年,根据浙江省教育司《对于小学教育的办法》规定,县内学堂改称学校,小学分为初、高等小学校,含初、高等的称两等小学校。
1914年初,全县有初等小学186所,学生9657人,教职员工404人。到1923年,全县有初等小学205所,学生8858人,教职员工490人;高等小学15所,学生430人,教职员43人。1932年,小学发展到255所,学生16258人。1935年,推行义务教育,另设短期小学44所。1938年,县政府实施保学制,确定15所乡镇中心国民学校为示范学校。1939年,全县共有小学251所,学生23606人,占学龄儿童总数的60%。1941年4月,奉化沦陷,大量校舍被毁或侵占。到1946年,全县境内共有乡、镇中心国民学校54所,保国民学校210所,私立小学1所,在校生15196人。到1948年8月,全县有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共314所,在校学生25200人。自30年代后,小学实施6年制,一般开始公民训练、国语、音乐、体育、算术、常识、美术、劳作等课程。
期间,女子教育也因时而兴。全县境内相继出现了萧王庙的毓英女校、县城的作新女学堂、西坞的怀德女校、棠云东江女子闺范初小、萧镇庙全口的女校、下陈承志女校及基督教浸礼会办的进德女子高小等女子学校。其中,作新女学堂开办了25年,进德女子高小开办近20年。
作新女学堂 由周宏逵等人发起,于清光绪29年(公元1903年)底在城内创办(现奉化市锦屏街道东门路110号附近),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作为该学堂首批学生曾在此就读半年。1904年正月开学,题名官立作新女学堂,占地
锦屏中心小学 其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凤麓学堂。1912年与奉化中学堂并设为县立高等小学校,1915年改名为县立锦溪高等小学校,1924年为县立初中附属小学。1928年改为县立第一小学。1930年改为县立锦溪小学。1941年停办,1947年复校,易名为奉中镇国民小学中心小学。1949年下半年,私立文聚小学、私立显承初小并入,名奉中镇中心小学。1953年改名为城关区第二中心小学,1981年定名为大桥镇中心小学,2001年起更名为锦屏中心小学。辛亥革命志士周淡游和蒋介石、蒋经国父曾就读于此。
3、中学教育
1901年,严翼鋆主持奉化龙津学堂。学校设有伦理、国文、教育、政治、地理、历史、伦理、代数、几何、理科、英文、日文、图画、体操等课程,学校曾邀请2名日籍教师任教。1904年,建立剡溪中学堂。次年,龙津学堂改奉化中学堂。1912年两中学堂均改为高等小学。1924年,建立县立初级中学。1937年,私立武岭学校开办战地借读班,初高中各1班。1938年,竺梅先在后琅乡泰清寺建立国际灾童教养院,集小学、初中为一体。
受日军飞机轰炸的影响,1941年春,宁波甬江女中迁址亭下(后迁往宁海)。同年4月,县立初中解散,8月在柏坑复校(汪伪政府在县城开设同名学校)。1942年春,县立初中设裘村、方桥和西坞分部。1943年,县立初中升格为完全中学。是年秋,迁址大蔡里岙(今宁海境内)。1944年春,国际灾童教养院停办,在原址上创办泰清临时中学(后改为县立中学泰清分部);是年秋,竺通逋在董村上堡祠堂办四明初中,招生30余人,次年停办。1945年秋,县立中学本部迁回县城,撤销3个分部。1946年2月复校后的武岭学校设中学部,含初、高中,后改名为武岭中学。同时,县立中学泰清分部迁至裘村,改名为忠义分部,次年又改为私立忠义初级中学。至此,奉化全县共有中学生1190人,教职员工155人。
自上世纪30年代后,奉化中学教育实行6年制教学计划。开设必修科和选修科,教授国语、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理、化学、图画、音乐、卫生、体育、公民及应用文、手工、簿记、商业常识等,但在实际教学中,课程没有完全设齐。1949年7月,武岭中学停办。
奉化县立中学 奉化县立中学(奉化中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1年的龙津学堂(校址在今市政府大院所在地)。1905年,改称为奉化中学堂。1909年,有教师6人,学生40人。1912年改为小学。
私立武岭中学 武岭中学(武岭学校)的前身为1925年设在丰镐房的禽孝区立完全小学(由溪口武山、溪西、西河三所小学合并而成)。1928年12月,蒋介石投资20万元,于武山脚下动工新建校舍。1929年2月,悬挂“武岭学校”牌匾,张明镐任首任校长。次年1月,师生迁入新校舍,冬季,校舍主体竣工,校园占地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学校还制定了校歌,设立了董事会,成员有蒋介卿、竺芝珊、毛懋卿等人。1931年,增设农业职业学校。1932年开始,蒋介石自任校长,并题校训:礼义廉耻。1934年春,在葛竹村建分校。武岭学校效仿法国式乡村办学形式,以学校为中心,举办本地各项社会福利事业,至1936年,学校建成含幼稚园、小学部、农业职业学校及农业试验场、林场、电厂、农民借贷所、罐头食品厂、公园、医院、图书馆等单位设施的综合体。1938年开办民众教育馆。次年,日军飞机轰炸溪口,学校学生疏散至镇上附近上课。1940年,农校分散至雪窦寺、黄石岩。1941年春,全部迁至黄石岩;4月,溪口被日军侵占,学校停办。
1946年2月,武岭学校复校,改原农业职业学校为普通中学(含初中、高中)。1948年,改名为奉化溪口私立武岭中学。当时,学校在校学生达670余人,其中部分学生来自江苏、安徽等地。1949年4月,私立武岭中学宣告解散,7月份停办,后校舍改为他用。办校期间,学校共毕业初高中学生342人,其中原农校95人,初中212人,高中35人;小学部自1929年以来共毕业学生1061人。
剡溪中学堂 1904年7月,赵霈涛等70余人发起创办。1905年正月,借三石陈氏新祠堂开课。次年,赵霈涛和乡人捐资在法喜寺遗址建造校舍13间,占地
民国时期奉化专职业教育:
奉化的职业教育始于民国初期,1920年,县立乙种商校开学,此为奉化职业教育的鼻祖。此后,还有由小学改设的永镇农业学校设农业技术课程。1931年创办的武岭农业职业学校(武岭学校农职部)。1932年后,县立中学数次开办一年及三年制简易师范科,培养小学师资。1947年,建立奉化简易师范学校。
1、师范教育
1906年正月,奉化县内举办了为期20天的师范讲习所,参加培训的学生达70余人,获得休业证书的有47人。这是奉化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师范教育。
1932年9月,在县立培本幼稚园附设了幼稚师范科(讲习科)1班,拥有教师4人,招收小学毕业女生22人,免费入学,修业两年,毕业后部分留园工作,部分到小学任教。1940年8月——1944年8月的4年时间里,县立奉化初中附设一年制简易师范科,各招一班,每班50人,共毕业71人;1945年8月办三年制简易师范科一个班,招生52人,次年又续招一班,收学生50人。
1947年9月,奉化简易师范学校在城内孔圣殿开学,学制3年,在校生达118人。1948年8月,附设一年制简易师范科1班,招收初中毕业生36人。1949年上半年,在校学生达到186人,教职员工16人,其中专任教师10人(大学毕业8人)。同年7月停办,先后毕业90人,没有毕业的2班附设于奉化中学,其中秋二班学生于次年2月转入慈溪锦堂师范。
2、农业教育
上个世纪20年代初,庙后周村(今属西坞街道)永镇小学改为永镇农业学校(乙种农校)。1925年萧王庙镇勤生农场开办速成林校养成所。1931年溪口武岭学校增设农业职业学校,至1941年停办,先后办6届,前两届为4年制初级,后四届为5年制高级,毕业生95人。学校设有专业课程:农业技术、农村经济、农业推广、农村教育。农业技术又分农艺、园艺、森林、畜牧、蚕桑、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等。附设农事试验场,耕地35亩,商量岗林场,山地1.3万亩,供学生农事试验、实践。
3、商业教育
奉化民国时期的商业教育始于1919年6月,由县署和县商会合资在养济院旧址(今奉化岳林街道桥东岸路135号),建造县立乙种商业学校校舍。1920年3月校舍竣工,9月,招生50余人,教职员工5人。1921年,校园北首开办百货商店,供学生实习,学制3年。学校课程设有商业薄记、商业地理、商业历史、商业算术、商事要项、国语、体育,教材商事要项自编,余取甲种商校课本。学生多为商界办事员,毕业后各自谋生,董事会由王正廷、何绍庭、王才运、孙清云等8位奉化籍名人组成,每人每年出资银元100元,为学校常年经费。1927年底,县立乙种商业学校停办。1926年公立女子职业学校成立,设珠算课,数年后停办。1937年创办私立箐箐商业中学,因未获得省教育厅批准而于第二年停办。
4、成人教育
奉化的成人教育历史悠久。1909年,奉化就设有简易识字学习所4所,第二年增加到11所。两年时间中,参加识字班学习的成人学生多达289人。
1925年,奉化原大桥镇东完全小学和文运小学附设平民夜校,郑家耷等地办起平民夜校。教授的课程以《中华平民课本》、《千字课本》及常识珠算、尺牍等为内容,对农民实施义务教育。1929年,县教育科明令各校附设民众学校,各乡镇普遍开展民众识字教育。县内设立问字处、识字牌、民众阅报处、通俗讲习所等。1930年,成立县民众教育委员会,设民众教育馆,办实验民众学校1所。次年,奉化有学校13所,就学594人,毕业244人,教职员工53人。1932年,民众学校增至18所,就学1704人,毕业490人,教职工72人。1937年7月后,出现了青年补习班和补习学校。王师旦、赵仰夫等8人在方门冷西村创办松风实业进修社,设有国文、应用文、史地、英语、数学等课程,教育对象以青年农民为主,另招收少量城镇失业青年。1946年,民众教育班168个,学生5972人(其中,妇女班53个,2130人)。1949年冬,农村普遍开办冬学。
民国时期奉化教育管理:
1、教育行政体制
1912年,奉化民国时期的教育行政体制为县公署下设的教育科,科长向县知事负责,不独立行使职权。1913年,改为县署第3科。次年,增设视学1人。1915年,恢复劝学所,负责处理全县教育行政事宜,县公署通过视学,对所长施行检查、督察。1923年撤劝学所设教育局,教育局长全面主持教育行政,视学具县公署、教育局双重编制,为教育局审议机关——董事会的常任代表。1932年,教育局升为县级教育行政独立机关,设局长、督学、区教育指导员,并设行政决策机构教育委员会、管理教育款产委员会。局辖3课,分管人事财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1935年,局改科。1949年6月,奉化县人民政府成立后,教育事业由文教科负责。
民国时期,中小学设校长或校务主任(在校长外出时代理主持学校事务),下设教育、训导、事务3处,各设主任1人。教务处下设教学、注册、设备3组;训导处下设训育、管理、体育3组;事务处下设庶务、文书、出纳3组。一些私立学校设有董事会。私立武岭学校设置特殊:校董会下设校长,校长下设校务主任(从1932年始),校务主任下设校务会议,以下又设10余个委员会及文书、会计、事务3处。
2、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 1914年的时候,奉化拥有小学教师504人,其中师范毕业37人,中高等学校毕业109人,低于中等学校学历258人。1929年,奉化进行了首次小学教师登记,合格的有254人;1930年合格47人,1931年合格41人,1932年合格125人。1944年,县立中学教师50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21人。1945年,武岭学校中学部教师40人,其中具有大专文化以上学历28人。
教师进修 1929年,奉化小学教师参加省师资进修通讯研究部第一届讲习会,参加18人,毕业16人。
教师待遇 1939年,县内小学教师月工资额法币8—24元,中学教师16—50元。其中武岭学校农业职业中学部教师70—110元,平均82元。1946年,中心国民学校校长月工资60—100元,主任55—90元,教员50—80元。国民学校校长55—90元,主任50—80元,教师45—70元。1948年,教师每月实支谷125—
3、教学研究
民国时期,奉化的教育行政部门不定期(主要是暑期)举行讲习会,组织教师熟悉教材,研究教学方法。1930年3—6月份,全县分36处举行讲习会,以督学或区教育员为讲师,听讲人数474人。1943年后,各区一度出现教育研究会组织,有过几次教研活动。
4、教育设施
学校校舍 民国时期,奉化的学校大多是由祠堂、庙宇等设施改造而成的。1930年,237所小学中借用祠堂的有111所,约占总数的46.8%,借用庙宇的43所,约占总数的18.1%,寺庵拨充22所,约占9%,书院拨充15所,约占6.3%,文昌阁改建6所,约占2.5%。单独建造的校舍共计40所,约占总数的16.9%。抗战期间,奉化中学、武岭学校等校舍被日军侵占和破坏。
教学设备 清末到民国时期,奉化除县立中学、武岭学校外,学校教育设备比较短缺简陋。至1949年奉化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后,许多农村小学仍需要自带课桌、椅(凳)上课。
5、教育经费
经费管理 民国初,教育经费的管理主要由县教育科管理公款公产委员会支拨和监督经费使用,各校除县拨专款外,可自由支配原有学产(含学田、租息等),还就地征收地产品捐税充乡村小学经费。1935年起,教育经费紧缺,以后几易规章,自1942年起,稳定在县财政收入的12%左右。1948年,全县教育文化经费合金圆券143600万元,占县财政收入的22%。
捐资兴学 奉化人历来重视教学,捐资兴学的乡绅名流不乏其人。民国前后,学校教育经费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个人独资办学或集资、捐资办学。清末和民国时期,奉化由个人独资或基本独资捐办的学校有:1920年王正廷创办的务本小学、1929年蒋介石创办的武岭学校和1927年庄崧甫、张泰荣等创办的奉化孤儿院,抗日战争时期竺梅先、徐锦华夫妇尽出全部家资创办的国际灾童教养院和宦江小学,卓雨亭办的松溪小学,周永升办的永镇小学,蒋良通兄弟办的锦沙小学,竺通甫办的联芳小学,竺泉通办的竺氏七堡初级小学,孙信永办的亭山小学,张至云办的文云学校,毛荣寿办的剡前乡小学,何平龙办的明德小学,毛家来办的岩头第一中心小学,毛秋菊办的萧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唐田云办的黎州中心国民学校,裘守瑜、裘照伟办的芦村国民学校,胡一馨、胡嘉文办的亭下乡中心小学,王才运创办的溆浦小学并一次性就捐学田100亩,等等。此等善举,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