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泰荣日记
发布时间:2022-07-12 来源:区档案馆
现藏于奉化区档案馆的《张泰荣日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特别是对研究奉化民国史及民国时期奉化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显得尤为珍贵。主人公张泰荣先生以每日一记的形式将自己的生活、工作等情况及接触的奉化当时社会一些重要人物、事件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记述时段始于1922年,迄于1957年,长达36年。日记是纸质档案,分册装订,每年一册,现藏35册(缺1940年一册),总计约有200余万字。目前《日记》保存完好,没有破损。《日记》比较详细全面地记录了1922年到1957年36年间奉化所发生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各方面历史以及其毕生所从事的奉化孤儿园事业,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参考价值。《日记》内容所涉也很广泛,涉及政局变革与动荡、社会管理与治安、士绅与民众动态、经济发展状况与变迁、文教慈善乃至山川地理(自然生态)、名胜古迹等等方面的史实。举不常为人所注意的一例,《日记》每天必记气象状况,细至气温华氏多少度,是奉化气象记录36年的连续数据,具有珍贵的自然科学研究价值。《日记》涵盖了1922年以来“民国史”的大部分时段,记述以奉化为主,但也涉及周围地区以至杭、沪等城市,兼以作者对时局的关心和敏感,其记述、议论内容广泛。
为更好地发挥《日记》的史料价值,服务于民国史和奉化地方文化的研究,奉化市档案局(馆)耗时三年多,于2015年8月由宁波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公开出版的《日记》系精装本共4卷,200余万字,比较详细全面地记录了1922年到1957年奉化及周边省、市所发生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各方面历史(事件)以及其毕生所从事的奉化孤儿院事业,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参考价值。
《张泰荣日记》及作者张泰荣介绍:
张泰荣(1902—1978) 乳名荣庆,谱名泰荣,单字烈,字烈子,号鼎孚,别号孟耀。奉化大桥镇奉南村人,高小毕业后任小学教员。1922年就读宁波斐迪中学初中部。翌年复任教职。后为上海江南学院法律系函授生,取得毕业文凭。1925年,在执教排溪村蓬麓小学时,萌志教养社会孤儿,并与庄崧甫、孙表卿等筹划募集基金,于1927年11月在县城校士馆旧址成立私立奉化孤儿院。至1952年,免费收养孤儿540余名,常年院生百二三十名,实施六学年制初等教育。其中成绩优异者送中学继续就读,余多介绍就业。张初任孤儿院募捐主任,后兼院务主任,负经济、总务、教育之责。张每年数次赴上海、南京等地向奉化籍工商界人士与政府要员劝募,下乡请热心人士解囊。至1936年,共募集基金逾10万元,捐助购置水田500余亩,先后办起藤器工场、农场。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楼岩村项岙农场增建房屋,扩大种植。1939年5月,县城遭日机轰炸后,即迁院至项岙农场,借楼岩村祠堂作课堂。1941年县城沦陷后,因外捐不继,粮荒严重,师生职工200余人处困境。汪伪县政府胁迫其迁院回城,张坚持不动摇,紧缩开支,靠生产自救。1943年张赴“孤岛”上海募捐,获奉籍旅沪同乡支持,终使孤儿院师生渡过难关。至1945年抗战胜利,县城院舍已被日寇摧毁殆尽,张与院长胡振亨多次赴沪、京等地募捐,先后修复或新建楼房、平房七八幢,陆续迁院回城。1950年以后,张奔走于沪、杭两地,募集资金筹建院麻袋厂与黄麻精洗工场。1952年10月,孤儿院与救济院合并为奉化人民生产救济院,隶县民政科,张任副院长。1954年因病退职休养,1978年因病逝世,育有三女一子。张泰荣先后办院28年,经手款项无数,始终勤奋工作,洁身自爱。身后有《张泰荣日记》原稿35册(1922—1957,缺1940)。
奉化孤儿院
“鳏寡孤独,四民无告;哀哀孤儿,尤苦之苗;今移其苗,种于乐园;施以教养,沃以礼仪;授以职业,使能自立;孤苦之子,国民之花。”这首反映民国时期奉化孤儿困苦无依和孤儿院博爱济苦精神的歌曲,就是当时的奉化孤儿院院歌。它就是原址位于奉化城内孔圣殿后原县学士馆(现奉化市政府大院内)。
奉化孤儿院创始于l926年,于1927年8月建成,同年
l929年蒋介石、宋美龄任名誉董事长,并多次到孤儿院参观视察。
孤儿院筹办之初有入院资格的为年龄在7岁以上12岁以下的儿童,并且其亲属确实无抚养能力及儿童无恶疾的。因经费不足,初暂定收养孤儿40至60名,后渐增。1934年,在重新修订的孤儿院章程中暂定收养孤儿男性120名,女性10名。至1952年,共收容教养孤儿540人。其中,安置就业400余人,死亡6人。
孤儿院在抗日战争以前达到鼎盛,设立了各类教育用房,办起了工场与农场。当时院址所在占地10余亩,有田865亩,地21亩,山1416亩;院设教室、图书室、调养室、游艺室、会客室、体育场、储藏室、膳厅和厨房等用房。孤儿院还设有学校、工场与农场。学校分为两类,一是全读部,孤儿年龄过小而不能工作的,进入全读部;二是半读部,孤儿体力较强能胜任工作的则进入半读部。学校开设国语、算术、常识、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兼顾知识授受与技能培养。
1931年奉宋美龄的命令添办了藤工场。1937年,出于让孤儿学习农业技术的考虑,孤儿院在县南距城20里的楼岩项岙买田数十亩,建屋数幢,开办了农场。教育期间根据儿童体格能力及志趣给以授艺,如进入藤工场、裁缝场、工场、农场等部,进行半工半读,学年期满进行考核,品学兼优者可得资助升入正规学校继续深造。孤儿院负责介绍出院院生的就业方向,按其特长介绍至各地工厂商号学习,或者由各工匠头向孤儿院选招艺徒,经院许可领去。
抗日战争期间,特别是1941年日军侵占奉化后,孤儿院随县政府撤退迁至楼岩项岙农场,生活变得极为艰苦。期间又数次遭受土匪伪警的蹂躏抢劫,孤儿院举步维艰,筹款十分困难,几乎难以维继。但即使在十分艰难的时期,孤儿院还是勉力支撑,教养儿童达88人。抗战胜利后,又接收难童20名,并增收孤儿20余名。
孤儿院的管理也比较规范,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资料都保存得比较完好,其所形成的材料主要有大量的信稿、信函及捐款人名录、田赋清册、经费概算等资料。其中信稿档案主要是孤儿院负责人与董事会成员向本地人士募捐和到上海、杭州等外地募集经费、争取资助及与蒋介石等名人来往的信件底稿。募集的经费是孤儿院日常开支的主要经济来源。
1927年底捐款收入曾达12000余元,捐款有固定人员固定数额的常年捐,也有零星小额的捐助。孤儿院自置的田产与社会各界捐赠的田产收益收入也是孤儿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档案价值
现藏于奉化区档案馆的《张泰荣日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特别是对研究奉化民国史及民国时期奉化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显得尤为珍贵。主人公张泰荣先生以每日一记的形式将自己的生活、工作等情况及接触的奉化当时社会一些重要人物、事件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记述时段始于1922年,迄于1957年,长达36年。日记是纸质档案,分册装订,每年一册,现藏35册(缺1940年一册),总计约有200余万字。目前《日记》保存完好,没有破损。张泰荣先生经历新旧、中西之学的转折,好学进取又富有正义感和敬业精神,交往广泛,遇事必记,从20岁开始就记日记,一直到老,写日记已成为其生活习惯,所以其《日记》绝不同于预先即含“传世”意图、有所作假与隐匿的某些政要《日记》,故真实性很强。《日记》比较详细全面地记录了1922年到1957年36年间奉化所发生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各方面历史以及其毕生所从事的奉化孤儿园事业,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参考价值。《日记》内容所涉也很广泛,涉及政局变革与动荡、社会管理与治安、士绅与民众动态、经济发展状况与变迁、文教慈善乃至山川地理(自然生态)、名胜古迹等等方面的史实。举不常为人所注意的一例,《日记》每天必记气象状况,细至气温华氏多少度,本身就是奉化气象记录36年的连续数据,具有珍贵的自然科学研究价值。
内容介绍
《日记》涵盖了1922年以来“民国史”的大部分时段,记述以奉化为主,但也涉及周围地区以至杭、沪等城市,兼以作者对时局的关心和敏感,其记述、议论内容广泛。而且张泰荣在其任奉化孤儿院募捐主任和副院长其间,为募集资金,与不少民国时期政府的高层领导交往密切,如蒋介石、宋美岭也曾任孤儿院名誉董事长,并多次到孤儿院参观视察,
《日记》对民国时期发生在奉化境内的大事、要事多有记载。如1939年日机几次轰炸奉化县城,
因募集资金之需,张泰荣与当时民国政府高层人物交往密切,这在其日记中都有详细记录,如有关蒋介石夫妇与孤儿院的关系。蒋介石、宋美龄曾任孤儿院名誉董事长,并多次到孤儿院参观视察,宋美龄多次给孤儿院赠送水果、衣被及款项等。对
《日记》还对当时奉化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有重要的记载,如日记中记录了奉化解放的确切日期为